欢迎加入 !

当前所在:首页 > 局情动态 > 正文

安徽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十年位列全国第一方阵

发布时间:2022-08-15     来源: 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作者:佚名    

8月12日,省委宣传部举办的“安徽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首场聚焦科技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坚定不移下好创新“先手棋”,抓好科技创新“栽树工程”,实现了“科教大省”向“科技创新策源地”的跨越发展。2021年安徽区域创新能力由十年前的第15位上升至第8位,连续十年位列全国第一方阵。

聚焦原始创新,更多领域科技创新并跑领跑

十年来,我省举全省之力建成以国家实验室、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引领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催生出更多“从0到1”原创性成果,量子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科技创新实现并跑领跑。

高质量服务保障国家实验室建设。我省实施专项推进行动,全面入轨运行全国首个国家实验室。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首颗量子微纳卫星“济南一号”等“国之重器”相继问世。成功研发“九章”“祖冲之”号系列量子计算原型机。成功争取深空探测实验室落户安徽。

高水平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我省规划建设19.2平方公里世界级大科学装置集中区,形成已建、在建、拟建的“3+4+N”大科学装置集群化发展格局,数量居全国前列。“人造太阳”1056秒长脉冲高参数等离子体运行刷新世界纪录,11项重大原创科技成果入选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

高标准梯度构建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我省建成认知智能实验室等“国字号”创新平台216家,省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34家,在全国率先组建4家创新联合体,催生出一批重大创新成果。铁基高温超导体、极端条件下重要压力容器等3项重大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累计106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技奖。

主攻技术创新,更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十年来,我省不断构建强链补链延链重大科技攻关体系,突破了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2021年,全省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9.9件、居全国第7位,较2012年增长14.4倍;高技术制造业利润增长93.1%,对全省规上工业利润增长贡献率达61.1%。

引导全社会加大研发投入。实施《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等,2020年我省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占比达4.95%,较2012年提升2.53个百分点,居全国第4位;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883.2亿元,较2012年增长2.1倍,研发投入强度达2.28%,较2012年提升0.64个百分点,居全国第10位。

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我省综合采取揭榜挂帅、定向委托等方式,部署省科技重大专项等。2015年以来,实施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1168项、投入省财政资金超18.79亿元,新增销售839.79亿元、利润112.55亿元、利税65.41亿元。动态存储芯片等重大原创成果竞相涌现;全色激光投影、仿鹅绒结构高保暖材料等成果闪耀北京冬奥会。

发挥科技支撑民生作用。我省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实现全省14912个行政村服务全覆盖。聚焦生命健康等领域,实施新冠病毒防治技术攻关项目38项,重组新冠病毒蛋白疫苗等成为抗疫重要力量;设立“双碳”科技创新专项,企业牵头实施首批“双碳”项目11个,带动企业研发投入2.9亿元。

强化产业创新,更多产业依靠创新驱动发展

十年来,我省将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作为科技经济融合的关键环节,推动全省先进制造业增加值迈上万亿元台阶,跻身全国十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9%,占规上工业增加值45.7%,较2012年提升10.9个百分点。

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安徽)科交会,签约成果转化项目282亿元。依托安徽科技大市场,促成近400亿元的成果对接转化。打造“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截至6月底,已汇聚高校院所150余家,各类专家1.7万人。2021年,全省吸纳和输出技术合同交易额近4000亿元,连续5年实现“进”大于“出”。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全省建有省级以上新型研发机构132家、科技企业孵化器130家(其中48家国家级)、众创空间219家(其中70家国家级),健全“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培育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梯度培育机制,高新技术企业从2012年的1742家增加到2021年的11368家,增长了5.5倍,居全国第8位。

打造产业发展集群高地。高标准建设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芜湖、马鞍山等5个市获批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打造“科大硅谷”“中国声谷”等产业集聚地,集成电路等4领域入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数量居全国第3位。建成滁州等国家高新区7家,2021年全省20家省级以上高新区工业总产值、营业收入分别达1.4万亿元和2.1万亿元,创造了全省13.8%的规上工业增加值和27%的税收收入。

深化制度创新,创新创业生态持续优化

十年来,从合芜蚌示范区政策先行先试,到全国首个省级创新型省份建设促进条例,再到《安徽省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建设行动方案》,我省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创新创业生态明显改善。

注重先行先试探索实践。我省完成首轮“全创改”试验,“编制周转池”“专利权融资”“区域科创板”等13项“安徽经验”在全国推广复制。首创“人才团队+科技成果+政府参股+股权激励”模式被国务院发文推广。扎实推进国家新一轮“全创改”,成功揭榜“科教融合培养产业创新人才”等11项改革任务,数量居全国第一。

深入推进放权赋能改革。实施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试点,最大限度赋予科研人员经费使用自主权。出台落实简化预算编制、扩大承担单位预算调剂权限等系列政策举措,切实减轻科研人员负担。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等,使科研人员创造的价值得到合理回报。

大力推动科技金融融合。建成全国首个覆盖省市县三级的科技融资担保体系。坚持“投早投小投科技”,谋划设立150亿元的基金群,支持高校师生、人才团队和新型研发机构早期科技成果转化,投资损失容忍率最高可达80%。依托省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已累计设立子基金13只、总规模超31亿元。


原文链接:http://jx.ah.gov.cn/sy/syzx/snjxyw/14681972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工商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资讯中心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工商资讯网 gs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010-56019669;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四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205室

京ICP备14046595号-5

联系邮箱:gsncwang@tom.com 联系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