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天,机器人很忙。
在德国,被誉为“全球工业技术发展风向标”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拉开帷幕,近4000家企业同台“竞技”,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松”)携智能高效的系列产品盛装亮相,一展中国机器人产业创新风采。
在韩国,2024韩国—沈阳活动周开幕式在首尔举行,新松协作机器人与AI技术深度融合诞生的智能“书法家”,耳“听”汉语、韩语,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思路”,现场提笔挥毫,收获了大批粉丝。
借力层出不穷的前沿技术,机器人从“宛如手足”向“宛如同类”不断进化,全球机器人产业竞争格局巨变风起。作为我国机器人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先进制造集群所在地,沈阳如何把握格局重构机遇,提升机器人产业国际竞争力?
在调研中发现,抓创新,抓龙头,抓生态,沈阳机器人产业正聚变集群效应,提速进阶。
澎湃创新动能
先进制造业集群被视为产业发展的“国家队”。我国现有45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沈阳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集群是我省唯一入选代表。
为什么是沈阳?为什么是机器人?
溯“源头”。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以下简称“沈阳自动化所”)持续深耕机器人技术近50年,诞生了我国第一台工业机器人样机、第一台水下机器人等众多里程碑式成果,被誉为“中国机器人的摇篮”。
看“龙头”。新松创造了中国机器人发展历程上百余项“第一”,完成国家重要科技攻关800余项,参与起草并制定国家及行业标准80余项,拥有全球最全的机器人产品线。
掂“力量”。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机器人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科研院校聚集沈阳。
如何当好“国家队”,提升机器人产业国际竞争力?沈阳市从增强创新“源头”供给入手,持续推进关键技术攻关,科技研发水平不断跃升。
历经3年攻关,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制成功便携式蛇形急救机器人、履带可变形急救机器人、骨伤幸存者辅助救援机器人和运载机器人等多款创新产品。实验室负责人介绍:“通过人机协同,它们可以完成危重伤员肌肉注射、四肢止血及幸存者的固定、搬运、多楼层转运等任务,为抢险救援注入强大科技力量。”
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以机器人领域前沿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及应用为主要任务,已布局30余个研究方向。在前沿技术研发方面,研发机器人化纳米测量系统,成为国产高端测量装备领军者之一。在成果转化方面,已为100余家科研院所及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完成30余个典型领域的机器人应用解决方案,实现近20项产品定型和产业化。
做强集群“龙头”
最新出炉的《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23)》中提到,要提升机器人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高国际竞争力,必须充分发挥头部企业的带动作用。
无论看沈阳还是观全国,新松都堪当机器人产业“龙头”。去年年底,新松设计打造的新能源车载充电器大型生产线项目通过世界500强企业终验收,再度刷新该领域超大规模生产线跨国交付的行业纪录,再次在世界舞台上彰显“中国速度”。
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新松构建起从核心技术、核心零部件、核心产品到行业系统解决方案的全产业价值链。机器人控制技术自主开发且行业领先,伺服电机和驱动器通过验证并批量应用;在控制系统软件代码自主开发基础上,进一步采用国产化的实时操作系统与控制芯片,加快实现从“部件级”到“器件级”的深度国产化。
“为持续增强竞争力,我们去年设立人工智能研究院,并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展开布局。”新松公司品牌与文化管理中心总经理哈恩晶透露,下一步,新松还将推进机器人技术与AI、大模型等前沿技术深度融合,训练机器人执行更为复杂的任务,真正实现“手、脚、眼、耳、脑”的高效协同。
扬“龙头”,带“龙身”,一批中小企业“拔节”生长、发展壮大。沈阳维顶机器人有限公司与新松共同交付大型集装箱自动化生产线,产品及服务大获赞誉。“单靠我们自己,拿不到这么大的订单。”维顶机器人项目总监王旭阳说,携手共进让维顶快速成长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辽宁省瞪羚企业,企业人均产值超200万元,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截至去年年底,沈阳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集群已集聚规上工业企业662家,实现产值1306亿元。
厚植产业生态
“机器人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集群,要着力构建产业生态,将辽宁打造成东北区域创新中心。”在今年的全国人代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张进的建议聚焦在“生态”上。
厚植产业生态,拓展进阶之路,沈阳在行动。2020年年底,一家无行政级别事业单位——沈阳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沈阳产研院”)正式成立。
从科技到产业、从技术到产品,沈阳产研院的角色定位在“搭桥人”,使命在打通、畅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沈阳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兼沈阳产研院院长邵文龙说:“我们瞄准沈阳主导产业需求,为提高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科技企业增长率、龙头企业本地配套率提供创新支撑。”
目前,沈阳产研院已与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共建联合创新中心30家,围绕沈阳10个重点产业集群加盟新型研发机构21家,通过技术价值发现投资建设科技型企业52个。2023年9月,其作为“大股东”,与新松共同成立沈阳机器人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沈阳机器人集团”)。邵文龙表示,这一动作“靶向”解决两个主要问题。
一是企业研发投入大的问题:以国有资本为出资主体,分三年每年注入5000万元,作为纯研发投入,按里程碑拨付,形成及时止损机制,保障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沈阳机器人集团主要从研发所产生的知识产权、科技成果等盈利;二是创新资源少的问题:依托新松研发团队,注入沈阳产研院的科技、产业、金融资源,导入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放大创新效能。
同时,沈阳产研院协同高校院所、科创平台、龙头企业等多方力量,以多种模式助力集群中小企业快速成长。
去年年初,沈阳产研院以“拨投结合”的模式,与某研发团队成立沈阳盛科智能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我们的技术来源于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超薄智能搬运机器人及一体化解决方案,已在北京、上海等多地投入应用。”公司董事长苏刚介绍,“去年企业实现销售合同额700余万元,今年目标‘过千万’。”
持续优化生态、壮大集群,沈阳市建立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推动协同研发,加快多领域“机器人+”应用落地……计划到2025年,集群规模向1400亿元迈进,主导产业市场占有率水平进一步提升。
1月2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首场座谈会,征求专家学者对最...[ 详细 ]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工商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资讯中心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工商资讯网 gs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010-56019669;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四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205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