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 !

当前所在:首页 > 监管执法 > 正文

跑出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加速度”

发布时间:2024-10-17     来源: 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作者:佚名    

  

  日前,记者在永定工业园区光电信息产业园看到,一座座新建的厂房“拔地而起”,厂房内企业开足马力、加快生产。该园区位于永定城区西南方向,项目分三期建设,目前已全面竣工。

  近年来,永定区投入近4亿元,实施路面硬化、绿化、亮化、景观建设等工程,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打造主导产业、配套产业和产业生活服务一体化的现代智慧信息产业园。目前,引进光电信息企业30多家。

  加快标准化厂房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创造良好投资环境,是龙岩市持续深入开展园区标准化建设,加快推进产业集聚集群发展的一个缩影。

  记者从市工信局获悉,2020年以来,龙岩市持续把工业园区作为发展壮大实体经济的主战场,做实做足“筑巢”功夫,扎实推进园区标准化建设,不断提升园区承载力和吸引力,为工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跑出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加速度”。

  强化顶层设计

  壮大发展“主战场”

  一个项目就是一龙头,一个产业就是一条链,一个园区就是一个家。近年来,围绕全省关于园区标准化工作部署要求,龙岩市坚持高站位谋划、高起点实施,多维度推进园区标准化建设工作。

  特别是今年以来,龙岩市将推进新一轮园区标准化建设工作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重点工作任务,同时将园区标准化建设工作作为今年“营商环境建设年”八个专项提升工作之一重点推进,组织实施“123”重点行动,“1”即打造特色产业集群,“2”即优化园区规划管理、优化基础配套支撑,“3”即提升资源集约水平、提升科技创新实力、提升服务保障质量,打造以国家级、省级园区为重要支撑,特色产业园区协同发展的产业平台发展体系。

  强化平台载体

  激活发展“强磁场”

  作为龙岩市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的先锋队,武平县将新型显示产业作为首位产业,大力建设新型显示产业园区,配套创业楼、人才公寓、运动场、产业大脑等公共设施,目前已吸引了100余家新型显示企业入驻。这是我市精筑平台载体、扩大发展磁场的一个成功案例。

  一切围着发展转,一切围着发展干。龙岩市坚持以“硬平台”提升构筑经济发展硬支撑。近年来,以产业化、生态化、生活化为发展方向,围绕园区标准化建设体系,扎实推进专业园区、标准化厂房及其配套设施建设。2023年市级重点推进的50个园区标准化建设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14.8%,龙岩高新区广龙合作产业园、京东智能制造产业园,上杭新材料科创谷等一批专业园区加快建设。

  除了强劲的园区“硬”实力外,“软”环境也是至关重要的名片。我市始终致力于“科创力”提升,制定科技创新平台专项扶持政策和十八条配套措施,培育更多科技创新主体,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去年以来,全市新组建有色金属、机械装备与专用车、新材料新能源、环保科技等4个开放式产业研究院,搭建3个公共测试服务平台,创建8家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10家企业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与此同时,龙岩市出台推进新型工业化十二条措施等文件,突出抓好资金、用地等保障,聚力推进园区发展提质增效。其中,资金方面,14个园区项目获批专项债33.81亿元,24支市内各类基金为园区内70家企业投放资金超30亿元,银行支持园区发展授信贷款超600亿元;人才方面,去年全市新增省级高层次人才75名、省各类工科类青年专业人才135名,省急需紧缺人才46名、市重点产业人才63名;用地方面,制定低效工业用地调查评价方案,开展闲置土地处置专项攻坚行动,推行工业用地“标准地+承诺制”,去年以来,共出让工业用地“标准地”30宗。

  强化产业提升

  释放发展新动能

  近年来,上杭县蛟洋工业区围绕打造国家级循环产业园区目标,在构建金铜冶炼、铜精深加工、稀贵金属三条循环经济产业链基础上,利用金铜冶炼产业副产品硫酸资源,发展硫、磷、氟等锂电新材料、半导体新材料产业,培育德尔科技、常青新能源等一批骨干企业,形成新材料产业集群,让企业废水废气废渣在园区“吃干榨尽”......

  这是龙岩市创优园区生态、强化产业提升的一个生动实践。

  实施园区标准化建设,是为了更好地加快产业集聚集群发展。近年来,龙岩市大力实施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工程,聚焦“2+4”工业产业体系,编制12张产业链招商地图,实施“链长+链主”双链驱动和“1+8+N”招商机制,以精准招商增强发展后劲。去年以来,全市工业园区共签约项目394个、总投资超千亿元,新开工231个、竣工99个。其中,广汽、广药、广州工控等3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岩投资项目开工建设。

  以产业为引领,激活发展动能。龙岩市按照“一县一主导、一园一特色”发展定位,制定技改贷款贴息、数字化改造等帮扶措施,培育打造产业链龙头带动、细分领域专精特新驱动、中小微企业配套的产业链协同发展模式,不断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局面。去年以来,全市新增专精特新企业94家、国家单项冠军1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3家,累计培育省级工业和信息化龙头企业45家。

  集聚发展,产业“焕新”。截至目前,全市已形成蛟洋新材料产业园有色金属冶炼和含氟新材料等产业、长汀经济开发区稀土产业、龙岩高新区工程机械产业等若干“龙头+配套”特色产业集群;长汀稀土产业集群、上杭氟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入选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武平显示模组及材料制造产业集群、新罗应急抢险救援装备产业集群入选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原文链接:http://gxt.fujian.gov.cn/zwgk/xw/hydt/snhydt/202410/t20241015_6543103.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工商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资讯中心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工商资讯网 gs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010-56019669;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四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205室

京ICP备14046595号-5

联系邮箱:gsncwang@tom.com 联系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