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落实国家一揽子增量政策
厦门加力推出新一轮综合性稳经济政策
对汽车、家电、家居等消费品以旧换新按规定给予补贴;实施工业用地提容增效和促进存量工业用地盘活的政策措施;支持企业建设公共海外仓;“小升规”企业最高奖励20万元;中小微企业融资增信基金规模从300亿元扩大到400亿元;打造普惠性和标准化的研发保险“厦研保”,按保费50%给予补贴;降低积分入学门槛……
日前,厦门出台《进一步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基础加快发展动能转换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
《若干措施》干货十足,从持续激发消费活力、突出重点扩大有效投资、促进外资外贸稳量提质、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用心用情保障改善民生等6个方面,推出了26条举措,预计兑现政策资金超27亿元。
相关负责人表示,市委、市政府积极贯彻落实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重要精神,根据厦门当前经济运行特点,抢抓国家密集出台一揽子增量政策的窗口期,加力推出新一轮全市综合性稳经济政策,加大助企帮扶力度,进一步增强经营主体活力,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基础,加快发展动能转换。
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会同全市各区各部门全面贯彻国家一揽子增量政策,加快全市综合性稳经济政策兑现落实,扎实推动厦门经济稳定向上、结构不断向优、发展态势持续向好,力争年内见到更多实效,也为明年“十四五”顺利收官乃至“十五五”良好的开局打好基础。
凸显四个特点
●坚持贯彻上级政策与厦门实际相结合,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两重”“两新”政策和9月以来新推出的一揽子增量政策,针对厦门实际,结合政府所能和企业所需,延续、优化和新出台一批市级政策措施。
●坚持应急和谋远相结合,既重视发力巩固当前经济运行基础,更重视解决厦门长期发展中面临的结构调整、动能转换等重大问题。
●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锚定全年目标任务,用足用好政策空间,聚焦经营主体和社会关切,在要素保障、涉企服务等方面采取针对性更强的措施。
●坚持供给和需求两端相结合,供给端加大财政和金融支持力度,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需求端把政策重点更多放在惠民生、促消费上,积极发挥投资有效带动作用,稳定外贸进出口。
持续激发
消费活力
落实好加力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尽快将真金白银优惠直达消费者;研究将更多高质量消费品纳入以旧换新加力支持范围。
加快研究出台支持和推动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鼓励演出经营单位举办演唱会、音乐节等营业性演出活动,对举办营业性演出的,按规定给予适当财政奖励。
稳妥实施存量房贷利率调整,进一步解除本市房地产限制措施。加快新建商品房项目片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进一步优化土地出让规划条件,完善房票制度,满足人民群众对“好房子”的需求。
突出重点
扩大有效投资
加强优质项目策划储备,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等政策支持,用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推进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项目发行。
加快实施工业用地提容增效和促进存量工业用地盘活的政策措施,支持企业增资扩产和技术改造,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
积极争取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设备更新贷款财政贴息等支持。
促进外资外贸
稳量提质
按照相关规定,支持外贸企业参加各类国际展会,支持外贸自主品牌线上营销。
支持企业建设公共海外仓,优化跨境电商作业模式,推广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税款电子支付。
制定“一站式”通关服务方案,便利光电、集成电路等产业进口设备快速通关,支持先进设备及原材料扩大进口。
探索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等外资招引新方式,推动项目尽快落地、到资。
激发经营
主体活力
探索建立民营经济动态感知系统,建立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持续协调解决民营企业关注难点问题。
推进市属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布局。完善市属国企科技创新机制,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积极培育“小升规”企业,各区、火炬管委会对首次升级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分年度累计给予最高20万元奖励。
指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续贷支持力度,扩大无还本续贷覆盖面,简化续贷办理流程,提高续贷业务比重,合理确定无还本续贷的风险分类。
协调各级产业引导基金、国有企业主动对接,推动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基金试点项目落地。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提质增效,加大力度培育产业并购基金,鼓励金融机构为并购重组及后续运营提供并购金融产品服务。
加快培育
新质生产力
用好厦门市支持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加快研究制定支持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扶持政策,持续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
技术创新基金规模从300亿元扩大到500亿元,中小微企业融资增信基金规模从300亿元扩大到400亿元,并新设科创增信子基金。打造普惠性和标准化的研发保险“厦研保”,按保费50%给予补贴。
加快构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整合资源集中打造一批高端高质高新产业细分领域,加快建设电力电器、时尚消费品、轻工视讯等8个特色产业园区,推动优势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传统产业新型化。
研究出台促进数据要素流通交易若干措施,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
用好国家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试点城市专项资金,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扶持。
用心用情
保障改善民生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落实调整房产落户政策。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有效增加学位供给;进一步降低随迁子女积分入学申请门槛。
用好新出台的促进就业创业政策,加大政府购买公共就业服务力度,精准帮扶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
稳步有序推动长者食堂和社区助餐点等助餐服务站点建设。加快推进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区级全覆盖。
1月2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首场座谈会,征求专家学者对最...[ 详细 ]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工商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资讯中心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工商资讯网 gs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010-56019669;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四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205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