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亮点
晋江经济开发区绿色高端面料整理微工业园项目,位于经济开发区(安东园)内,用地面积100亩,建筑面积约17.5万平方米。曾经,因该用地涉及66亩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图斑范围,整宗地无法开发建设,长期闲置。
泉州结合试点机遇,将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置与项目用海要素保障紧密结合起来,率先提出“清单管理+分类处置”方案,推进沿海区域空间重构、项目重组、设施再延、生态复建。晋江经济开发区绿色高端面料整理微工业园实行海域使用权和土地使用权手续联动办理、并证合宗,与原来34亩陆域用地成片开发,新增产业空间17万平方米,已入驻28家企业,将实现总投资12亿元、年产值6亿元的效益。
生动实践
缔造典型
新增17万平方米产业空间
在晋江经济开发区的一隅,绿色高端面料整理微工业园正以昂扬的姿态,展现着泉州在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置上的创新与智慧。
走进园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整齐划一、设计现代的厂房。这些厂房不仅外观新颖,更承载着晋江市对传统纺织产业绿色升级和智能化改造的雄心。此前,该项目用地涉及66亩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图斑范围,导致整宗地长期无法开发建设,陆海无法统筹规划建设。
项目的蝶变,得益于不懈的创新实践。2022年9月,国务院赋予泉州市盘活利用低效用地试点政策,同意泉州市新修测海岸线向陆一侧已填成陆区域纳入试点工作,分类处置,加快开发利用。在自然资源部盘活利用低效用地,加快推进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试点工作政策指导下,晋江紧抓契机,推行海域使用多环节并联审查,精简优化审批流程,简化海域使用论证,通过专班运作,积极向上对接沟通,压缩报批用时,分别完成用地用海报批、统筹规划和整体建设,顺利建成投产。“34亩用地于2022年10月挂牌成交,66亩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方案获自然资源部备案,并于2023年2月挂牌成交。如今,项目已完成建设。”晋江市盘活利用低效用地试点工作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蔡晓旭介绍。
通过解决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和陆海统筹问题,项目新增产业空间17万平方米,已有28家企业达成入驻意向,其中15家已经正式入驻。“在处置历史遗留问题时,我们充分用好试点政策,实事求是地指导帮助企业完善相关手续,盘活利用了历史围填海地块。”泉州市盘活利用低效用地试点办围填海遗留问题处置组组长吴绶激告诉记者。如今,该项目已成为加快推进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试点工作、破解空间要素制约的一个先行示范,并被列入自然资源部的典型案例。
模拟审批
节省约一个月审批时间
作为晋江市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项目的代表,项目率先享受到“模拟审批”带来的好处。
“模拟审批”即对“拿地即开工”的工业项目、新增工业项目的设计方案主动提前介入技术指导,让建设方有充分时间做好建设项目立项、施工图设计和审图等开工前的准备工作。
“项目建设方开展土地手续报批时,我们提前介入进行技术指导,并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设计方案‘模拟审批’。待其取得土地手续并达到法定办理条件后,便可直接申请办理工程规划许可证,为其节省了1个月左右的时间。”晋江市自然资源局规划技术中心主任刘禹硕介绍说,晋江也将继续以园区标准化建设作为盘活利用低效用地重要载体,以产业链为纽带,打造多层次、多样化的优质产业空间,提高产业集聚度和土地投入产出效益。
在晋江的精心规划与指导下,绿色高端面料整理微工业园的建设不仅注重硬件设施的现代化,更着眼于软件服务的全面升级。园区内,研发中心、检测中心、智慧物业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为企业提供了“拎包入驻”的便利条件。
晋江在推进绿色高端面料整理微工业园建设的过程中,还特别注重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园区配置了日处理能力10000吨、回用能力5000吨的污水处理设施,还将建设职工公寓、智慧立体仓库、固废仓库等,并将指导入园企业引进智能能耗管控系统、智能验布系统、后整理生产控制系统等,实现数智转型和绿色低碳发展,打造“数字化和智能制造示范园区”与“绿色节能和低碳环保标准园区”。
“目前,一些进园的企业已经具备投产条件。预计可引进15家以上绿色高端面料整理精品工厂,总投资12亿元,年产值6亿元以上。”绿色高端面料整理微工业园项目现场负责人表示。
获得感
我们很看好绿色高端面料整理微工业园,意向入驻6000平方米的标准厂房。目前,生产设备、原材料都已经在购置,希望能够尽快进驻到园区里面。项目工业园标准厂房的配置高,绿色低碳环保,办公、宿舍、污水处理等配套设施也比较完善,对入驻企业来说,不仅省心还减少了投资资金。
——泉州梵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蔡清泉
随着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和陆海统筹问题被解决,又适逢办理桩基先行,使得项目早开工、快建设,新增产业空间17万平方米。在手续办理过程中自然资源局简化了海域使用论证,又通过管委会的报批专班运作,积极向上对接沟通,加快推进拿证开工,整体节省约3个月时间。
——晋江经济开发区(安东园)绿色高端面料整理微工业园项目负责人朱冠铭
1月2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首场座谈会,征求专家学者对最...[ 详细 ]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工商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资讯中心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工商资讯网 gs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010-56019669;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四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205室